设为首页 | 返回主站 | 联系我们
 
首页 部门简介机构设置规章制度工作动态学习研究办事指南下载中心联系我们
从组织环境谈高校后勤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3-11-11   来源: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   作者: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要:组织环境是所有潜在影响组织运行和组织绩效的因素或力量,和谐的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和谐的组织环境之上。建设和谐的高校后勤文化要源于对“三维立体”的理解,文章从同济大学后勤的企业文化来解释了这一充满立体感的建设思想。

关键词:组织环境;高校后勤;企业文化

 一、什么是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organization environment)是指所有潜在影响组织运行和组织绩效的因素或力量。组织环境调节着组织结构设计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影响组织的有效性。组织环境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组织管理活动的内在与外在的客观条件。一般来说,以组织界线(系统边界)来划分,可以把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1、组织内部环境。是指管理的具体工作环境。影响管理活动的组织内部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文化环境等。物理环境要素包括工作地点的空气、光线和照明、声音(噪音和杂音)、色彩等等,它对于员工的工作安全、工作心理和行为以及工作效率都有极大的影响。物理环境因素对组织设计提出了人本化的要求,防止物理环境中的消极性和破坏性因素,创造一种适应员工生理和心理要求的工作环境,这是实施有序而高效管理的基本保证。心理环境指的是组织内部的精神环境,对组织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心理环境制约着组织成员的士气和合作程度的高低,影响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进而决定了组织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目标的达成。心理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人事关系、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归属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等。组织文化环境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组织的制度文化,包括组织的工艺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规章制度、考核奖励制度以及健全的组织结构等等;二是组织的精神文化,包括组织的价值观念、组织信念、经营管理哲学以及组织的精神风貌等。一个良好的组织文化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2、组织外部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外部环境影响着组织的管理系统。组织的外部环境,实际上也是管理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可以分为一般外部环境和特定外部环境。一般外部环境包括的因素有:社会人口、文化、经济、政治、法律、技术、资源等。一般外部环境的这些因素,对组织的影响是间接的,长远的。当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导致组织发展的重大变革。特定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针对企业组织而言的,包括的因素有: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和社会团体等。特定外部环境的这些因素,对企业组织的影响是直接的,迅速的。外部环境从总体上来说是不易控制的,因此它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有时甚至能影响到整个组织结构的变动。对外部环境作分析,目的是要寻找出在这个环境中可以把握住哪些机会,必须要回避哪些风险,抓住机遇,健康发展。

二、高校后勤的组织环境分析

1、高校后勤的内部环境分析。应当说,后勤公司内部环境建设对组织的发展具有决定的影响。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环境,再好的运作机制也是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内部环境建设需要有完备的组织结构、业务结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不言而喻的,这就好像一部汽车不具备完美的组织框架和配置,运行无规则,其动力系统怎么可能会产生有效的功能呢?工作氛围是内部组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人际关系、领导方式、作用和心理相融程度等,是组织内的小环境、软环境。工作氛围的营造是内部环境建设中最能体现关心人、尊重人、影响人的一项管理工作。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助于增强人际关系的融洽,提高群体内的心理相融程度,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效应,激发员工积极工作的动机,提高工作效率。

2、高校后勤的外部环境分析。后勤服务机要实现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当然,外部环境的建设单纯依靠学校或后勤服务机构是无法实现的,要实现良好的外部环境必须有政府、学校、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与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有关的所有经济组织的共同参与,各尽其职、各尽其力及相互磨合与沟通。在营造外部环境方面后勤公司应注重做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依托学校营造后勤公司良好的外部形象;二是加强对外联络与沟通。

三、组织环境是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三维立体

所谓三维,按大众理论来讲,只是人为规定的互相交错的三个方向,用这个三维坐标,看起来可以把整个世界任意一点的位置确定下来。三维是坐标轴的三个轴,即x轴、y轴、z轴,其中x表示左右空间,y表示上下空间,z表示前后空间,这样就形成了人的视觉立体感。

建设和谐的高校后勤文化也要源于对这“三维立体”的理解,我们不妨从同济大学后勤的企业文化来解释这一充满立体感的思想。

同济后勤将自己的后勤企业文化凝炼成八个字——“认同、接受、付出、分享” [1]。简单的八个字,构成了一个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企业治理与后勤管理体系,统领着同济后勤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这个体系中,认同是前提,接受是关键,付出是重点,分享是结果,没有认同与接受,也就没有付出与分享。同济后勤企业文化的建立,首先着力于强调认同的统一,形成能够使团队有明确方向的认同观。认同什么?怎样认同?

1、学校领导的认同。和谐后勤文化建设必须依托于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建设以安全、团结、稳定为基础,以奉献、幸福、发展为标志。学校领导对后勤建设的认同,首看后勤提供的服务保障是否从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再看后勤建设能否适度发展经济,为学校适当减轻负担。所以,后勤自我发展的理念就必须在这两方面寻找平衡,既不能把后勤单纯视作企业来经营管理,又必须考量发展后勤经济来支撑服务保障的实施。这是高校后勤最大的特点,也正是我们在创建和谐后勤中提出“认同”理念的根本点。

2、服务对象的认同。和谐后勤文化建设必须反映在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这一客体上。学生在校外接受社会服务是纯市场化行为,属于自我选择的一次性买单。但对于高校后勤服务,他们会在享受服务中寻找家的感觉,寻找集体的寄托,这对他们大学几年的成长会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对和谐后勤的认同,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生活上能满足优质优价的服务需要,二是在精神上能感受到后勤像家庭般的温暖、宽容与关爱。所以,和谐后勤建设不能局限于自我发展,还需要注入“育人”的元素,要学会贴近学生,要学会融入学生。这是我们在创建和谐后勤中提出“认同”理念的最大难点,需要有更高视野,更大谋略去寻找和谐后勤建设的多项匹配。

3、后勤员工的认同。和谐后勤文化建设还必须反映后勤员工的认识与需要。后勤员工作为和谐后勤建设的主体,他们的认同观非常质朴,就是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在付出中收获回报。所以,我们认为,对后勤员工有更多的激励,和谐后勤建设就有更深的推进。

可以看出,三个层次的“认同”,其结果就是追求三个方面的“满意”,即学校领导满意、学校师生满意、后勤员工满意。和谐后勤建设最终目标也正是“三个满意”。只有对“认同”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并建立了正确的“认同观”,才能科学地建立后勤组织与管理系统,有效地导入相应的体制与机制,合理地分配各类资源要素,才能将和谐后勤文化建设演绎得如此生动。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安徽新华学院总务处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望江西路555号
皖ICP备05005190号 联系电话:(0551)65872608 65872618 65872628 65872638 传真:6587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