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返回主站 | 联系我们
 
首页 部门简介机构设置规章制度工作动态学习研究办事指南下载中心联系我们
后勤工作信息简报第30期
发布时间:2013-06-27   来源:总务处   作者:总务处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安徽新华学院后勤工作信息

 

 

简 报

 

 

2013年6月24日         第9期(总第30期)       主办:总务处

² 信息摘要

教育部与国管局联手建设节约型校园 

  光明日报北京6月18日电(记者 王昊魁)作为2013年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教育部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18日共同在北京交通大学举办“节约粮食反食品浪费”建设节约型校园主题宣传活动,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深入开展。 

    国管局副局长高翔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国将组织创建200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今年教育部申报的13所高校全部列入第一批创建名单,这13所高校要加快实施节能、节水改造,努力建成管理科学、用能高效、资源节约、绿色环保的节约型学校示范单位,带动节约型校园创建工作和全国教育系统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介绍,目前全国普通、成人高等学校共2790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325万人,节约粮食潜力巨大。此次宣传活动的目的在于推动高校强化勤俭节约的校园文化建设,将勤俭节约变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² 高校后勤动态

北京:三年内全市高校将普配食品安全检测设备

    北京市2013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今日(6月17日)正式启动。昨天,市食品办新闻发言人向记者透露,三年内北京高校将普配食品安全检测设备。今后,学生也将参与食品安全管理。

    校园食品安全纳入常态化管理

    据食品办介绍,市教委计划在三年内,在全市普通高校,有规模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等职业学校的食堂中,配备数字化食品卫生安全快速检测设备,扩大食品安全监控范围,使食品安全预警前移。今年,作为市政府为民办的重要实事,将为150家高校食堂、学生营养餐加工配送单位以及大型集体用餐单位,配备食品安全自检设施,强化自主检测能力。

    “食品安全知识将纳入中小学教材。”市食品办新闻发言人唐云华表示,到“十二五”末,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5%以上。目前,北京市已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初中《安全应急与人防知识》、小学《安全应急与自护》等北京市地方教材,作为重要内容讲解,通过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将全面提高。

    据悉,下半年市教委将出台高校引入社会餐饮企业的管理办法,将食品安全作为引入社会餐饮企业的首要条件,对社会餐饮企业承包高校食堂进行重点检查,要求承包单位健全食品采购、验收、贮存、加工和从业人员培训等制度,并纳入信用管理。

    “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食品安全管理。”据介绍,目前,本市已有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部分高校,率先由学生会、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参与了校园食品安全管理。

    宣传周第一课讲“司法解释”

    今年5月1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将作为本市宣传周活动的重点内容进行宣传普及。市食品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司法解释的出台,为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有力依据,解决了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中的一些法律技术难点。

    《解释》首次明确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或者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什么才算是“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解释》对此予以列举,其中包括了“婴幼儿食品中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成分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违法生产经营者予以严惩。

    市食品办监督检查与应急管理处处长冯源说,《解释》将作为全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后的第一课,面向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重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16个区县的食品安全监督员、协管员进行详细讲解。

2013年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节粮爱粮的指示精神,由教育部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主办、全国高校节能联盟和北京交通大学承办的以“节约粮食反食品浪费”为主题的2013年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国家事务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兼副局长高翔、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线联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秘书长黎玖高等相关单位领导和37所高校节能相关负责人及节粮节能社团共计90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校党委书记曹国永致辞、校长宁滨在会上介绍了我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情况。

    高翔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应自觉做勤俭节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在社会上传递厉行节约的正能量。同时,高校要把节约型校园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切实加强节能管理,统筹开展节能、节水、节约粮食和资源综合利用。谢焕忠司长在致辞中讲到,现在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学校2790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325万人,节约粮食潜力巨大。此次活动的目的是推动各高校强化勤俭节约校园文化建设,将勤俭节约的校园文化变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使现代大学生都具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并将这种美德辐射到每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曹国永代表学校对国管局、教育部、北京市和兄弟单位长期以来对我校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服务节约型社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责任,高等学校要通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加强校园节约型项目建设,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切实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他表示,学校将以此次宣传周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和示范工作,建设好节约型校园,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宁滨介绍了我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基本情况。他指出,近年来,我校坚持管理节能和科技节能相结合,节约意识培养和节约文化传播相结合,节约实践和节约研究相结合,在节约型校园构建、服务节约型社会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他号召广大大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把崇尚节约变为自觉行动,从而成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示范者和先行者。

    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黎玖高宣读了“节约粮食反食品浪费”倡议书,北京大学学生代表发言响应“节约粮食反食品浪费”倡议。会议最后,高翔副局长、谢焕忠司长、线联平副书记向“节约粮食反食品浪费”高校志愿者团队代表授旗。

    会后,高翔副局长一行参观了我校学生第二食堂“光盘行动”具体落实情况,并乘坐电动汽车到达明湖,参观了明湖节水系统,随后参观了我校电气学院电动车示范项目和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的微网实验室。与会领导对我校创建节约型校园的一系列举措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给予了充分的赞扬与肯定。

此次会议的召开增强了广大师生的粮食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对努力形成“崇尚节约、摒弃浪费”的校园文化风尚,进一步创建节约型校园、打造节约型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安徽财经大学饮食中心举行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培训会

为认真贯彻蚌埠市食药监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诚信和预防食物中毒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中心员工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和食品安全操作技能,安徽财经大学饮食中心近期组织开展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学习活动,中心为每一位职工发放了学习手册和DVD视频资料,并于6月5日下午举行了集体培训活动。同时,饮食中心两次组织中心主管以上人员进行了操作规范知识培训和考核,使全体主管人员全面掌握和了解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为进一步做好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江苏师范大学后勤集团开展安全专项督查活动

     根据苏师大保〔20136号《关于做好毕业生离校期间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和学校、后勤集团《关于开展201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精神,619-21日、24日在各中心(部门)自查的基础上,集团王同华副总经理带领监控部人员对各中心进行了安全督查。

    本次督查主要检查了各校区的教学楼、食堂、职工宿舍、学生宿舍、配电室、木工房、浴室、门面房、教育超市等场所,检查内容涉及各中心(部门)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情况;安全教育、安全标识的使用;毕业生离校安全管理;食品储存、食品加工现场管理;用电管理、违章用电检查;各类消防设施、疏散通道、机械、车辆养护;电梯运行的管理;杀虫剂、农药使用的管理;特殊药品保管、使用管理;燃气、添加剂的管理;以及职工宿舍、出租门面房的管理等方面。

    从检查情况看,大部分中心(部门)能够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强化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物业管理中心、商贸服务中心、运输服务中心以及幼儿园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正确使用安全标识,将安全生产的理念贯穿生产服务全过程。

    大部分中心(部门)都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电器线路、压力容器、电梯、吊扇、电开水器等运行安全正常;各类消防设施正常、疏散通道通畅、操作机械、车辆运行安全正常;食堂和超市各项工作流程、技术操作等方面符合食品安全规范要求,食品卫生安全状况良好。

同时,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职工宿舍的管理不完善,安全标识与警语缺乏;饮食网点中存在电器线路不符合要求与燃气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一线员工卫生意识与消防意识、技能有待增强等。说明,各中心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存在不平衡的现状,检查组对检查出的问题明确了责任人并已提出整改要求,集团将在本学期结束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为后勤服务的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江苏省高校后勤通讯员培训班在常熟举行

    6月14日,由江苏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主办、文化建设委员会、苏大教服集团协办的“江苏省高校后勤通讯员培训班”在常熟理工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全省47所本专科院校的90余名后勤通讯宣传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江苏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秘书长黄在宇、江苏省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苏大教服集团董事长韦曙和,以及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盐城工学院等文化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单位领导出席了此次培训活动,常熟理工学院副校长周宏出席开班仪式并致欢迎词。

    黄在宇秘书长在开班仪式中指出,在刚刚结束的江苏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年会上,将全面打造江苏高校后勤网作为今年的十项任务之一,因此此次通讯员培训班的举办非常及时。他对各位学员表达了三点希望:希望各位学员能够开心快乐的聆听,希望各位学员能够快乐开心的交流,促进省高校后勤宣传报道工作的新提升,希望各位学员能够珍惜机会,提升自己,为进一步发挥江苏高校后勤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升江苏高校后勤在全国的影响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次培训班邀请了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特聘专家皮光纯、资深编辑,客座电视评论员柯宁生、苏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毛波杰,分别围绕把写稿当做思考的过程、宣传报道水平的提升及通讯员素养的提高等方面对各位学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南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后勤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在结业典礼上,江苏省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韦曙和希望各高校后勤通讯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勤学习,常思考,多动笔,广交流,推动江苏省高校通讯宣传水平再上新台阶。

    本次培训会期间,省后勤理论研究专家还对高校后勤理论研究课题优秀成果进行了评审和表彰。

皖南医学院后勤管理处召开座谈会加强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近日,皖南医学院副院长吴金月深入后勤管理处调研指导后勤工作,并与后勤管理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座谈。
    座谈会上,后勤管理处处长戴睿就近期后勤重点工作和工作中的难点进行了汇报。吴金月副院长对近期后勤工作给予了肯定,对后勤管理处全体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正能量表示赞扬。他强调,要进一步抓好近期后勤重点工作,尤其是物业、食堂等社会企业招标、科技大楼建设、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等,要求全体后勤人要继续发扬后勤精神,坚守岗位,统一思想,安心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努力做好后勤保障服务。

江苏理工学院校园服务中心召开校园道路保洁工作会议

6月15日上午,江苏理工学院校园服务中心召开校园道路保洁工作会议,校园服务中心副经理强建开、张灿,经理助理束瑜,校园环境部主任周云彪及所有道路保洁员工参加了会议。 

校园服务中心副经理强建开在会上对道路保洁所有员工为校园环境建设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肯定,并对近期道路保洁工作作了详细安排。他强调,道路保洁员工因年龄、工种的特殊性,所有员工务必将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强化责任意识。 

随后,参会人员就道路保洁工作时间、如何有效地进行道路保洁、劳保用品领用、员工考核等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对员工提出相关的工作建议及问题,校园服务中心一一解答,针对员工提出“一学期一轮岗”道路保洁建议,校园服务中心表示,将制定可行性方案,并逐步在工作中进行落实。

² 部门近期要闻

² 为迎接2013年皖中片高招咨询会在我校的举办,近日,总务处安排维修人员对校园一期、二期的道路进行全面检修。

² 按照学院《2013年皖中片高招咨询会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总务处制定《2013年皖中片高招咨询会后勤保障组工作方案》,确保高招咨询会后勤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² 为做好校园美化亮化工作,本周,总务处对醉文池旁的行道砖进行了修补,并对文传及外国语学院卫生间蹲位门的乱涂写字迹进行油漆覆盖喷涂。

² 6月21日,总务处组织召开了暑期楼宇项目改造专题会。副院长袁种宝出席会议,集团开发建设部、校教务处、学生处相关负责同志及商学院等六个二级学院行政副院长参加了此次会议。

²  理论与实践

契约精神在高校物业服务外包管理中的应用

一、前言

     我国自99年全面启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各高校努力引进社会优质资源,逐步实现了部分甚至全部服务业务外包的运行模式,从而实现了高校后勤服务由自营向市场迈进的改革步伐。但在当前的条件下,外包服务市场还不完善,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造成外包企业的服务不论是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很难达到高校要求的标准。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各高校在后勤外包服务中,不断通过加强规范管理,严格招投标程序、建立社会企业进入高校后勤服务的准入制度,严格合同签署和合同管理等措施;在高校后勤物业外包服务的实践过程,强调契约精神,重视契约管理等,使后勤社会化大潮中的外包服务逐渐走向规范。本文尝试探讨和分析契约及契约精神的实质,分析当前高校物业服务外包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讨通过完善契约管理过程以实现契约精神的构建,用以保障物业外包服务的质量,推动高校物业社会化改革的继续前进。

二、契约、契约精神及契约管理

    契约是合作双方在协商和自愿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彼此合作的目的,对双方各自权利义务的明确表达以期共同遵守。在社会生活中,契约无处不在,既可以表现为书面形式的合同方式,也可以是非书面形式的口头表达和确认。在现代社会中,契约内容一般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和道德习俗。

    在外包服务中,契约是外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对外包关系的有效治理,并能在外包的绩效低于满意度时结束外包关系。契约通过正式的规则和程序规定了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的边界,并且显式地描述了对未来可能发生情况的处理,争议的解决方式。。

    契约精神,简单地理解,可以认为是对契约内容的尊重和遵守精神。即事先订好,遵照执行,不予反悔。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契约讲求的是信和约,《淮南子》中记录有“上古之民,刻木为信”。即把相互约定的事情,在木头上刻画纹路,把木头分开各持一半,履约的时候,需要把分开的木头对在一块儿验证。在西方文明中,契约的基本精神讲求独立、平等、自由、合作和合理利己。独立、平等、自由、合作和合理利己分别是契约精神的五个方面的表现,同时也是彼此连结在一起的,不可分割。在现代社会条件中随着契约形式被广为采用,它已经超越了表面层次的类似法律制度的规范形式,而是上升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意识,上升为一种精神文化形态。

    契约管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于契约关系的管理。在服务性合作中,契约签订只是一个开始,在服务履行的过程中,需要对契约进行管理,对违背契约的行为予以修正,使得契约的内容能够有效实施。契约履行的过程中,契约管理是缔约双方平等拥有的权利和义务。

    在契约管理过程中,契约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契约减少了关系风险,契约中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使得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得不偿失,契约中对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的描述减少了机会主义行为的空间。一方面,契约减少了绩效风险,契约中的弹性机制和管理机制有利于双方合作对于外部不确定性做出应对。

    契约从缔结、执行到结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契约签订的双方本着诚信、互利、合作的态度,发扬契约精神,自觉遵守并维护良好的社会准则。如果一方缺乏契约精神,在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下,可能会一时占得一些便宜,但从长远来看,因契约精神的缺乏,使得合作的结果很难最终达到双方都理想的预期目标,从而使合作最终走向失败。

三、高校物业外包服务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高校将社会化程度高的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以清华大学学生公寓、教室的物业管理为例,目前共有16项维修、保安、保洁、中控值机项目,均进行了外包,涉及外协单位8个,外协总人数384人,与学校自有职工人数比例接近1:1。这些服务单位整体来讲对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日常服务需求,保持物业服务的正常稳定运行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通过外包的方式,达到了提高标准、降低成本的目标。

    但在服务外包过程中,往往存在招标过程参与竞标企业数量少、企业层次参差不齐。由于高校的物业服务与居民社区和写字楼等物业服务相比工作量大,要求严格,人员投入产出比低,且监督严格,风险较大,使得很多企业不愿意参与高校物业服务竞标。愿意参与高校后勤服务的企业大多是新成立的或是部分改制国企。此外,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还发现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如:外包企业非合理低价中标导致服务标准降低;部分企业对于承包下来的业务进行部分转包;有些项目重新招标后,只是企业更换了,项目上的人员没有变化,无法改变原有的工作惯性,难以提高服务质量;部分外包企业以减少人员、克扣物料、工具等方式降低成本,对于无法形成书面合同内容的服务标准降低要求;多数物业服务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岗位人员偏少,缺乏必要的劳动保障制度,导致员工与企业的矛盾突出,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外包企业员工缺乏培训,整体素质不高,容易发生群体性事件,成为学校的不稳定因素等。

    通过这些表现,深入挖掘外包企业的心理,主要根源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高校物业服务外包市场刚刚起步,高校对于这些企业的情况并不了解,只能靠企业资质和投标书来判断企业的优劣,在招标过程中无法依据投标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筛选,缺乏行业性的统一标准和评测依据。

    2、高校物业服务外包的中标规则中,价格因素的影响比重较大,所以企业如果想获得服务机会,只需要最大程度降低投标价格,只要价格最低,就极有可能成为中标者。企业在报价过程中,往往会通过恶意压低价格来达到抢占市场的目的,甚至有些企业联合起来,互相“陪标”,损害高校利益。

    3、外包企业开始服务后,有的企业不顾长期发展,将合作视为短期的一次性行为,仍以获得最大利益作为目标,甚至不惜违背合同条款,降低服务标准,减少各项成本。但对于一些违背约定的做法,高校一方往往缺乏有效的依据予以惩罚,甚至有时候会怕造成政治影响或者出于稳定方面的考虑,在合同约定之外,对外包企业一再让步。有些时候,即使合同有明确的惩罚条款,在实施惩罚过程中,企业也可能以学校的稳定相要挟,高校只能对企业暂时容忍和妥协,寄希望于合同期满再重新招标选择企业。但对企业来说,其短期行为影响相对较小,在一个高校声名扫地后还能继续进入其他高校,这种辗转至少能维持企业一段时期的生存。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物业服务外包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机制、企业缺乏诚信的社会准则、同时缺乏违约的合理有效惩戒手段,是当前高校后勤外包服务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四、高校物业外包服务管理中契约精神的构建

    通过企业契约精神的构建,可以推动市场的成熟,推动诚信体系的建立,形成守约有利、违约受损的社会准则,进而形成社会服务体系的良性运转。

    首先,高校可以联合起来或者以行业协会的名义建立企业名录,通过综合各高校的评价形成曾参与高校物业服务的企业的档案,形成信息共享的透明市场,为高校对于投标企业的筛选提供客观实际的依据。

    其次,在签订契约(合同)过程中,强调双方的自愿性和平等性,以双方的自我诚信和互相信任为前提,同时明确列出双方在契约违背后的各种惩罚措施。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加强监管,对于没能在书面合同中体现的项目标准反复沟通达成一致,必要时签订补充条款;针对可能出现违约现象苗头及时提出警示和通报,而对于已经出现违约的现象,应严格按照条款执行,以维护合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当然,在履约的过程中,作为学校方,也要约束自己方面管理人员的行为,杜绝对外包服务企业的不合理干预或卡要现象发生,严格遵守契约内规定,积极履行自身义务,尊重合作方的合法权益。在某学生公寓物业外包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公寓的服务质量,在合同中明文要求全年满勤,并约定了缺勤惩罚额度,但合作的物业公司由于春节期间招工困难,没有按照约定的人数出勤,并想当然地认为学校假期对服务的标准不应该与平时一样。而高校学生公寓有自身的运行特点,寒假期间各公寓楼仍正常开放,各项服务照常进行。由于学校管理到位,对合作物业公司人员出勤情况有严格的监管,因此在发现假期公寓保洁人员有较大缺失时,及时对物业公司进行了警示,并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公寓楼内服务照常进行。在月度结算时,按照合同约定额度对缺员费用进行了扣除。对于此举,物业公司开始并不情愿接受,还试图通过停工等方式逼迫学校。校方在发觉合作单位的打算后,及时与合作方管理层进行了严肃沟通,指出对方的违约事实,要求对方遵守契约精神,尊重合同条款,慎重考量后果。最终,合作的物业公司体验到了校方的认真态度,表示认同合同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双方都应本着契约精神对合同严格执行,并对自身对该事情的错误态度进行道歉,最终按照合同严格履约。在这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明确的合同条款是基础,严格的监督、沟通警示和谈判是重要的环节保障,契约精神是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的关键,只有双方都认识到了契约精神的重要性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维护契约的权威性,才能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要在合同结束后,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进一步维护企业名录的信息,为更多高校新一轮的企业筛选做好准备。从2012年起,清华大学物业中心建立了招投标信息管理系统,从招标立项开始到服务结束后评价,实行全过程控制;我们了解到,还有一些兄弟高校在外包服务中实行了黑白名单制度,进入黑名单的企业不再给予投标资格,进入白名单的则主动邀请参与投标,通过投标企业的筛选来保障外包服务的质量。也有的单位提出通过回访、业主意见调查、效果评估、专业鉴定、成本核算等方法深入分析专业服务商的服务水平,用数据来反映业主的满意程度等等,促成服务外包的规范、高效。

五、结论

    1、合作共赢是服务外包的基本出发点。服务外包是运用市场机制完成物业服务的一种方式,是高校对于自身物业管理发展的战略选择,这种选择与市场之间是一种互动。当市场规模小、机制不成熟,诚信体系不完善的时候,高校物业外包具有较大的风险,所以大部分高校将持保守态度。当市场初具规模,机制逐步成熟,诚信体系对于企业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那么服务外包形式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和企业才能形成双赢的局面。而要形成这种市场繁荣的局面,最基本的还是参与的企业和高校都有合作共赢的态度。如果某一方是怀着投机的心态进入市场,最初的一两次或许还能够行得通,但短期行为终不能长久,必然会被市场逐渐淘汰。

    2、契约精神的培育需要多方努力,长期形成。契约精神不是企业与生俱来的。在不够完善的市场环境中,缺乏制度的制约,缺乏正确的文化引导,企业缺乏自我约束,那么整个市场都以短期利益作为目标,这种环境下企业不可能培育出契约精神。契约精神的构建,要靠合作双方不断强化诚信合作意识,营造共赢合作模式,双方在合作中各取所需;同时要靠高校联合起来,加强经验交流,信息共享,制作优秀企业名录及评价机制,在高校范围内形成对于企业的有效约束机制,企业也可以加强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约束高校的诚信。同时,教育行政机构也应该制定政策,制定市场指导价、服务质量标准,招投标规范等,对于市场进行指导和监督,推动市场的成熟化。

    3、契约精神的构建能够为高校育人提供更好的服务。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大势所趋,用社会优质资源办高校的配套服务既符合高校的发展需求,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创业、就业机会。但良好的愿景需要规范的机制作为保障,构建契约精神,能够推动市场机制的成熟,推动诚信体系的建立,形成守约有利违约受损的社会准则,引导高校的服务外包走上良性轨道,更好地为后勤社会化改革服务,为高校育人服务。

主送:部门领导、部门各中心

抄报:学院分管领导

抄送:院办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安徽新华学院总务处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望江西路555号
皖ICP备05005190号 联系电话:(0551)65872608 65872618 65872628 65872638 传真:65872323